绕着洱海说故事之三十一

荨麻与艾蒿

张乃光

荨麻与艾蒿,是大理的寻常植物。在野外,不小心被荨麻蜇伤,皮肤又红又痒又疼,懂经验的老人就会对你说:“赶紧找艾蒿来揉一揉,搓一搓。”

一揉一搓果然见效,疼痒红马上消失。如果你耐心,与老人来番对话,也许会听到一个关于荨麻与艾蒿的故事。

这是一个狼外婆型的故事。故事中的两个小孩,是两姐弟,姐姐聪明智慧,叫大砧板,弟弟淳厚善良,叫小砧板。一天,妈妈去山外赶街,叫大砧板与小砧板守住家。

姐弟俩在玩游戏中延长对母亲的等待,直到天黑仍然不见母亲回来。姐姐给弟弟弄了点吃的,然后就关紧门和弟弟睡下了。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笃,笃,笃——笃笃笃!”

“谁呀?”大砧板问。

“我是——妈妈。”门外一个沙哑的声音回答。

不像妈妈的声音呀?大砧板正想弄个究竟,小砧板却钻出被窝,嘎吱一声开了门。一个包裹着头巾的女人闪身进了门。

“小砧板点上灯,我去给妈妈做饭。”大砧板说。

“不消了,不消了,我在街上吃了东西了。我们赶快睡觉吧。”沙哑的声音说。

一上床,按照平时弟弟小砧板习惯睡在床头,大砧板睡在床尾。女人急不可待地说:“你们两个都来床头和我一起睡吧。”

“不消了,妈妈。我还是按平时一样睡床尾吧。”大砧板心里一阵嘀咕,回答说。

睡到半夜,大砧板听到一阵嚼炒豆的声音——嘎吧,嘎吧。她用脚往弟弟睡的地方一探,被子里是空的。

大砧板一激灵,醒了,一咕噜翻身下床,打开门。

“孩子,你要去哪里?”沙哑的声音问。

“我去门外解个溲。”大砧板一边说,一边往门外跑。跑到园里,她回头一望,床上的女人也追了上来。那哪是母亲啊,眼睛红红的,头发长长的,分明是个妖婆。

眼前有棵桃树,大砧板立即往树上爬去。

妖婆追到树下,吐出长长的舌头,怪叫道:“你给我下来!”

大砧板急中生智,把挂在树上的一架铁犁砸向妖婆。

妖婆一声怪叫,变成了荨麻,团团围住了桃树,阻止大砧板下树。

大砧板也不顾一切跳下桃树变成了艾蒿,与荨麻永生永世作对。

故事虽然就这样结束了,但给人的启示却是很多。

在生活中,好人总是温良的,如田头地角的艾蒿,散发出淡淡的微香;而恶人总是跋扈的,如路旁树下的荨麻,总会无端给人以蜇伤。故有“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一说。

但现实的情况是,对小人的一味忍让,效果却未必见佳。经常看到的是:小人并不会因为人的忍让而收敛,反而得寸进尺,更加嚣张。

这故事还有一个名字叫《大砧板与小砧板》,但我更爱《荨麻与艾蒿》这题目,它代表着一种针锋相对的精神。仔细想来,这故事能代代相传,恐怕与这个立意有关,即我们也不妨学习大砧板的精神,面对恶人毫不示弱,勇于牺牲自己去保护那些被恶人伤害的人。

我对艾蒿的敬意大概就源于这个故事。艾蒿的种类很多,被本地人统称为“蒿子”,除了被荨麻蜇伤后可以止疼止痒,流鼻血时用蒿叶揉搓后放入鼻腔可以止血,染上风寒可以入药,熬汤可以治脚气外,还可用来焚烧驱蚊、端午节用来避邪,其刚发出的嫩芽也是一道味道鲜美的好菜。

善哉艾蒿,这家乡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普通如百姓的小草!

(原载《大理日报》年11月4日第三版)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hxcf/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