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一种表现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的异质性疾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和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急性荨麻疹通过治疗能很快缓解,但慢性荨麻疹因其发病率高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在仍是医学界的难题。我们今天就聊聊关于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1.首先需要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即病程大于6周,并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

2.使用一种常规剂量二代抗组胺药治疗后,疗效不佳;

3.伴有或者不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临床特征

患者使用一种常规剂量的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未明显改善;且临床症状重、风团数量多、发作频繁,风团持续时间长、症状评分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降低。40%的患者伴发可诱导性荨麻疹,其中以人工荨麻疹最常见;7%-40%的患者合并血管神经性水肿。同时容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胃炎等疾病。

实验室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国际最新指南不推荐对慢性荨麻疹进行大规模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测只推荐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检测。

2.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升高,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也增高,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与抗组胺药物的疗效也无明显关联。由于真正由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很少,因此,对于每日发作或几乎每日发作的患者不推荐过敏原检测。对于间断性发作的患者,过敏原检测的意义更大。

3.可疑感染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筛查是国际最新指南推荐的扩展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对于难治性荨麻疹,建议进行可疑感染的筛查。

4.自身免疫检测:国际最新荨麻疹指南推荐荨麻疹进一步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抗体阳性者提示存在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治疗往往效果差,而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行甲状腺素治疗。

5.其它: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查如D二聚体、凝血因子VII等,其中D二聚体水平增高的患者临床症状更为严重,对抗组胺药反应性差。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主要用于对荨麻疹性血管炎的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方案:采取阶梯式治疗方法。首选常规剂量二代抗组胺药物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二线治疗可以有以下多种选择:①更换品种或增加2-4倍剂量;②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③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④联合抗白三烯药物。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三线药物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和奥马珠单抗进行治疗。

总之,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并不少见,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尚无明确的生物学标记物或临床特征可以协助早期诊断,因而临床治愈是很困难的,所以面对难缠的荨麻疹,不要盲目到处求医,合理规范化治疗才是您明智的选择。

文案|宋颖

排版|王晶

哈尔滨医院皮肤科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hxcf/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