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浴湿疹的药浴疗法
「湿疹」 01 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患,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 可见于任何年龄,以过敏体质者多见,婴儿湿疹及儿童湿疹(即异位性湿疹)占比例最大,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可泛发或局限。 属中医“胎疮”、“奶癣”、“浸淫疮”、“旋耳疮”、“四弯风”、“肾囊风”等范畴。 02 辨证论治 一、湿热俱盛 1.症状:皮损呈多形性,即红斑、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同时存在,皮疹边缘弥漫不清,分布多对称,瘙痒剧烈难忍,皮疹泛发四肢及躯干,以屈侧为主,伴口苦而腻,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腻,脉濡滑或滑数。相当于急性期及婴儿湿疹发作期。 2.处方: [处方1] 组成:川椒、黄柏、蛇床子各15g,苍术12g,石菖蒲、荆芥、银花、连翘、白芷、明矾、刺蒺藜、生甘草各9g。 用法:上药加水~ml,煎沸后先熏蒸患处10~15分钟,再取药液分次趁温浸洗患处,每日3~4次。 [处方2] 组成:白鲜皮、儿茶、乌梅、五倍子各30g,紫草茸、黄柏、苦参各9g,枯矾6g。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剂,每剂洗2~3次。 功用:清热利湿。 [处方3] 组成:黄柏、银花、连翘、蛇胆子各9g,苦参、黄连、白矾各6g。用法:以上药加水ml,煎至约ml,去渣,将药汁倒入清洁脸盆内,加开水ml,待药水凉至不烫皮肤时,即可洗患处,每日2~3次。 [处方4] 组成:防风、荆芥、赤芍、土茯苓各15g,土黄连50g,地肤子20g,蛇床子25g。用法:同上。 [处方5] 组成:地榆、野菊花、黄柏、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百部各20g。用法:加水ml煎至约ml,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治疗期间忌食糖及肥腻食物。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 [处方6]涤毒去湿汤。 组成:苍耳根30g(可用苍耳子15g代替),蛇床子、白鲜皮、苍术、苦参、生大黄、黄柏、地肤子各15g。用法:上药加水约~ml,浸泡1小时,煮开15分钟,取滤液,待温(约20℃~30℃)后淋洗患处。每日1剂。早中晚各洗1次。 [处方7] 组成:枫杨树皮60g。用法:水煎,洗患处,用于婴幼儿湿疹。若患处有溃烂,药汁只能用1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 二、脾虚湿盛 1.症状:病程较长,皮疹较急性期轻,色暗红不鲜,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经由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自觉瘙痒,伴有胸闷纳少,大便溏薄,或夜间哭闹,腹泻,吐乳等,苔白腻,脉濡滑,且患儿体质差,消瘦。相当于亚急性期及婴儿湿疹。 2.处方 组成:马齿苋60g,黄柏30g,生地榆30g。 用法:上方加水~ml,煮沸15分钟,冷却后湿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湿敷间歇期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 功用:清热解毒燥湿。 三、血虚风燥 1.症状:皮损反复发作,多局限于某一部位,患处皮肤肥厚、粗糙,甚至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抓破有少量渗水,伴口渴咽干,夜寐不安,大便干结,或有哮喘、鼻炎等病史,舌淡,苔薄或少苔,脉细数。相当于慢性期及异位湿疹反复发作。 2.处方 止痒洗液。 组成: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鹤虱各15g,蜂房、大黄、生杏仁、枯矾、白鲜皮、大风子、朴硝、蝉衣、丹皮各9g。 用法:上药共碾成粗末,装入布袋并扎袋口,加水ml,煮沸30分钟,待药液变温(略高于体温为宜)后淋洗或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但药液不宜过热,一般在40℃左右为宜。 功用:祛风止痒解毒。 -END-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看病就医,请到专业机构。 版权声明: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hxcf/5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得了荨麻疹不要慌,友谊专家帮您忙mi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