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的私生活纪录片,各种想不到
点击电影铺子→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个笑话: 都说向日葵跟着太阳转,那么太阳从西边落下东边出来的时候,向日葵会是什么样的呢? 整片花田齐刷刷一个猛甩头? 当然不是。 实际上,向日葵会在太阳照射一会儿后,才缓缓将头转向东方。 虽说是笑话,但也可以看出,我们一向知之甚少的植物界,也有着自己的奇趣生活。 今天,铺子就给大家带来一部纪录片,细数一下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植物私生活》 BBC出品,大卫·爱登堡主持。 这部年代“久远”(年播出)的纪录片,秉持着BBC一贯的水准。 豆瓣9.5,IMDB9.0。 关于植物的奇趣问题,我们一一解答。 01 种子 自然生命第一法则,就是繁衍生息。 无论是对动物还是植物。 幼崽、胚胎,种子。生命的延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与动物不同,植物这种存在形态动作迟缓,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 对他们来说,繁衍后代最重要的,是如何将种子送到一片没有威胁,可以顺利发芽成长的土壤。 而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人类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这几种方式: 或者种子随着果肉一起被吃掉,借由动物宅急便的肥沃生长; 或者长出带弯钩的刺,随着路过的动物旅行到合适生长的地方; 或者像蒲公英一样,一阵“秃然”的风吹过,种子乘着降落伞飘落...... 又或者,还有其他巧妙的办法: 热带雨林里,一年四季多数都是潮湿粘滞的空气。 风,在种子的传播上实在帮不了什么大忙。 所以如果这里的种子想要突围而出,就得自备精良的飞行工具。 比如这株婆罗洲蔓藤。 等到时机成熟,一对小小的滑翔翼就会带着种子,从向下开口的种室中飘然而落, 轻薄,透明,形状圆润,即使技术高超的工程师,也不一定能模仿做出这样的机翼。 一阵最细小的微风,就能将这个装在种子的小小滑翔翼送到远方。 不仅如此,植物更是领先了人类,做出了直升飞机螺旋桨。 洋桐槭的种子重量,和它的“机翼”长宽比例搭配得天衣无缝,使他正好可以旋转着降落。 三星木的种子更甚。 六个旋转的翼片,近乎完美的平衡和重量,即使是顶级飞机工程师也很难制造出来。(年的状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植物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爆炸和喷射推动: 喷瓜会在与缔结脱落的时候将种子连同液体喷射出去。 喜马拉雅凤仙花在成熟之际,种囊内会充满液体, 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立即爆炸开来,借助推力,将内部的种子,弹射到15英尺远的地方。 为了生存,种子需要各异的环境。 有时,甚至是一场大火。 在非洲南部高山上,山龙眼的种子已经在豆荚内蓄势待发了好几年,等待着当地季节性的火灾。 大火烧光了当地所有的成年植物,只留下肥沃的草木灰,这是种子发芽的最合适时机。 火烧约一个小时后,包裹着山龙眼种子的外壳渐渐打开,新的生命开始轮回。 02 生存 人们形容植物,总爱用静谧、平和、岁月静好等词汇。 但实际上,植物的生活却并没有这么美好。 为了生存,他们的一生中,处处都要竞争、合作、自卫。 为了争取阳光,所有树木都争先恐后的生长;为了争取繁衍,所有花草都争先恐后的开放。 为了生存,有的,甚至去做了“侵略者”。 比如黑莓。 他是森林所有植物中最具侵略性的一种,它会朝着四面八方挥动枝芽,找出最合适的前进路线。 他利用枝芽上的尖刺,解除前进路上的所有阻碍,一片又一片的开辟黑莓王国。 更多的时候,幼苗会竭尽全力傍上一棵大树,攀附着大树向上爬。 而随着幼苗越来越健壮、结实,曾经作为他支撑者的大树,却可能被自己的的小弟篡了位。 不止同类,有时,为了生存,植物也可能会对昆虫和动物下手。 比如大名鼎鼎的捕蝇草。 在北卡罗来纳州潮湿的松林中,就充满了这种危险的捕食者。 扇贝状的开口中心散发出香甜的气味,而只要有昆虫敢去攫取这点香甜的分泌物,就绝对无法生还。 有时,受害者更不止是贪吃的昆虫,还有一些小型啮齿动物。 生长在东南亚婆罗洲的拉贾猪笼草,就特别喜欢小老鼠做夜宵。 这种植物的巨大囊袋,能够容纳1.6升的液体。 循着香味找过来的小老鼠一不小心落入陷阱中,就只能乖乖的等着被酸液融化,变成猪笼草的养料。 当然,植物生存中更多的还是自保。 为了不被破坏,荨麻长出了分泌着毒液的尖刺,而一旁的野荨麻只要和她长得相像,就能保证不被打扰。 动作迅速的含羞草,能在侵略者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突然合上叶片,让觅食者摸不着头脑。 甚至有时,植物们还会豢养昆虫、动物和真菌,以抵御外敌。 其中最受欢迎的合作者,就是蚂蚁。 生长在非洲的刺槐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 刺槐在自己尖刺肿大的底部,为蚂蚁准备了一个个小型军营。 只要刺槐感受到威胁,蚂蚁大军就会立即出动,帮助他赶走侵略者。 事后,还能得到刺槐分泌的甜美蜜汁作为犒赏。 此外,蚂蚁还会他们还会赶走啃食叶片的昆虫,杀死附近生长的幼芽,甚至不放过任何攀附过来的嫩条。 可以说,刺槐雇佣的这一批凶猛的保安,绝对物超所值。 03 智慧 人类生活有博弈和科学的智慧,动物捕猎有排兵合作的智慧,植物当然也不例外,有他们独有的生存智慧。 别的不说,就说开花。 为了能够成功授粉,繁衍生息,每一朵花里都充满了“心机”。 我们常说“红花不香,香花不红”也有其中的道理。 鸟类视觉光谱和人类相近,极易被红色吸引,所以选择鸟类作授粉媒介的花自然越红越好。 但同时,大多数鸟类的嗅觉又不是非常灵敏,于是显眼的红花就没什么必要去散发香味。 反之,香味浓烈的花更多会选择嗅觉灵敏的昆虫作为授粉媒介。 而在昆虫授粉主力,蜜蜂的视觉光谱中,蓝色又比红色更加吸引人。 吸引到了授粉的“使者”,如何成功将花粉沾到他们身上,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答案有千千万个。 很多花朵光靠特殊的构造,就能够轻松的将花粉蹭到鸟和昆虫身上。 梳子状的花蕊、细长的蜜囊、还有一些花甚至会将昆虫短暂的“囚禁”到花朵内,直到他们全身沾满花粉才允许离开。 (雌蕊像梳子一样擦过吸蜜鸟的后背) (花蜜藏在细长又深的地方) ...... 可惜的是, 还有很多植物,来不及被人们看到,就永远失去了踪迹。 甚至这部纪录片,就可能是某个物种留在世界最后的记忆。 每年都有几百种生物被列入濒危清单。 地球生命从35亿年前开始出现,人类只存在了25万年。 大自然的智慧,应该令人类心生敬畏和谦卑。 但事实常常相反, 也许要无数次的灾难才能逐渐让我们明白, 什么事不可以做, 什么东西不能吃。 电影铺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hxcf/5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可以治愈荨麻疹吗
- 下一篇文章: 奇痒难耐荨麻疹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