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XX,女,52岁,安定镇大桥人。

患者自述患慢性荨麻疹几年,每当下冷水、冬天吹风时诱发荨麻疹,伴左手肘关节、膝关节、右侧腰部冷痛。

年8月15日就诊

该诊:口苦,口气重,大便正常,夜尿偶有一次,患处局部喜暖,热敷减轻,脉沉细弦,舌质淡,苔白腻。

诊为: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方用:柴胡桂枝汤合甘姜苓术汤

药用: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大枣,桂枝,白芍,干姜,苍术,茯苓,生姜。10付。先浸泡1小时,每煎煮沸20-30分钟。

年8月26日二诊

该诊:因气温下降,荨麻疹加重,口苦、口气重已,肢体痛减轻,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诊为:少阴太阴合病夹饮夹瘀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甘姜苓术汤、当归芍药散

药用:麻黄,附子,细辛,干姜,苍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泽泻,白蒺藜。10付,先浸泡1小时,每付头煎煮沸40分钟以上。

年9月11日三诊

该诊:诸症减轻,大便2天1次,质软,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诊为:少阴太阴合病夹瘀夹饮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甘姜苓术汤、当归芍药散

药用:麻黄,附子,细辛,干姜,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泽泻,川牛膝。10付。每付先浸泡1小时,每付头煎煮沸40分钟以上。

年10月3日四诊

该诊:患者荨麻疹,肩、肘、膝关节、腰痛减,但吹风,下冷水洗衣、菜偶有诱发荨麻疹,大便二日一次,眠差,无汗,面色晦暗,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

诊为:少阴太阴合病

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甘姜苓术汤加味

药用:麻黄,附子,细辛,白蒺藜,防风,干姜,白术,茯苓,炙甘草,遥竹肖。10付。煎煮法同前。

分析:

慢性荨麻疹在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病人大多服西药氯雷他定、息斯敏、赛庚定、扑尔敏等药物控制发作,初服有效,服用时间长了就无效。而经方医学往往从表证治疗,常可取得好的疗效。

本例患者初诊因有口苦、口气重,又肩、肘、腰、膝部位疼痛,诊为太阳少阳合病。又因患处冷痛,喜热敷,诊为太阴病。综合上述诸症,诊为太阳少阳太阴合病。《伤寒论》第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方是太阳少阳合病之主方。《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16条:肾着之为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病,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与患者的病机相符,药后少阳证的口苦,口气重去,肢体痛减,因气温下降,荨麻疹加重,脉沉细,脉得诸沉,责知有水,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甘姜苓术汤、当归芍药散合方,温中解表,养血止痒。《伤寒论》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为解表温中逐饮之方,当归芍药散为养血活血、去饮之方,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名句,三方合用取得温中解表,养血祛风,消风止痛之功。第三诊,因大便2天一行,以大量的白术易苍术,温胃生津液,治里虚寒的大便秘结。第四诊,因舌体缩小,舌边齿印已消,表明水饮去,用麻黄附子细辛合甘姜苓术汤加白蒺藜、防风、遥竹肖,温中解表,消风止痒。因方证对应,多年的荨麻疹终获治愈。

按:本患者丈夫于年2月10带人来看病说,妻子荨麻疹和肘、腰、膝痛已愈。患者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曾就母亲的疾病咨询冯老,冯老介绍来找我诊治,终没有辜负冯老的心愿。

上篇:罕见儿童少阴病

推荐阅读:经方治疗“牛皮癣二十年并股骨头坏死”案一例

学中医为什么要学经方

经方医学治病“三准则”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mjyf/1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