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接诊过程中,我发现夏天这个季节,荨麻疹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比如有人皮肤暴晒出现了荨麻疹,还有人空调吹多了也会皮肤发痒,出汗的时候也一样,不是刺痛就是瘙痒,更有甚者三天两头往急诊跑。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例上个月刚接诊的一例急性荨麻疹案例:

32岁的陈女士,头面部、全身红色风团,瘙痒伴消化道症状持续3天,这位陈女士平日里工作紧张,饮食也不规律,平时不爱运动,鼻炎将近20年。

她的双手掌、躯干多处,起大块红色风团,轻微疼痒,吞咽困难。挂了急诊后,静脉输液,口服依巴斯丁、金蝉止痒胶囊后,症状稍微减轻,但是容易反复,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在病情反反复复的情况下,患者找到了我,想尝试一下中医调理。西医把荨麻疹分为了:急性、慢性、胆碱性、寒冷性、人工性。

而中医对荨麻疹通常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胃肠湿热型、气血亏虚型。风热型:伴有全身发热,口干舌燥,便秘,小便黄赤,心烦等症状。风寒型:其表现通常有皮疹色淡,遇风寒则起,得暖则消,淡苔白,脉浮紧。气血肾亏型:通常有常伴饮食不香,睡眠不佳,神惫力乏,舌淡,脉细等方面的症状。胃肠湿热型:皮疹多少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经过详细问诊,把脉、看了陈女士的舌象,我了解到她起病急骤,身上风团色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属于风热犯表证,给她用的荆芥防风汤加减。以疏散风邪、清热、解毒为主。

方剂:荆芥、防风、生地黄、白茅根、生石膏、金银花、炒牛蒡子、知母、玄参、牡丹皮、升麻、徐长卿、甘草、蝉蜕、白僵蚕、配7副,水煎服每日2次。服药5天后,患者反映:身上风团已经缓解下去了,夜晚出汗稍多,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小便痛的症状消失。这个方子,对于陈女士的症状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今天的这个案例,希望对于荨麻疹反反复复的一些患者朋友,能有所启发。(文中的方子,请勿随意使用,需要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荨麻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jfb/1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