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仁心集妙手誉满杏林小儿医汪
北京较好的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9.html 贤者仁心集妙手 誉满杏林小儿医 汪贤昀老师印象记清喜 初见汪老师的时候,只听亚铃姐说汪老师初诊的那一天,便径直走向咨询台,只问汪贤昀在哪儿?正在擦桌子的亚铃姐只管看着手中的抹布,就给她说,您先去对面挂号处,挂一个汪老师的号。见来者未动,亚铃姐猛地抬起头,这才发现是汪老师,便赶忙把汪老师带到了二楼的五诊室。汪老师为人谦和友善,对病人耐心负责。她是我见过的在益群坐诊不到一月就有患者赠送锦旗致谢的专家。 那天中午,雨后的长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中午下班的时候汪老师告诉我,还有一位路远的病人要来找她看病,我说给您稍带两个热包子先垫垫饥。那天中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安康的患者,从城南客运站一路骑着小黄车,赶过来给汪老师赠送锦旗。那位先生咳嗽多年,每到夏天则咳嗽不止,今年又因为女儿高考,怕影响了孩子考学,慕名前来找汪老师诊治。服药一周后咳嗽大减,继服药巩固一周后病退人安。先前在电话里连连致谢,更是执意要给汪老师赠送锦旗。这便有了下面这感人的一幕。 而汪老师最关切的,除了他的病情还有他的孩子,今年考学怎么样?未来如何计划?更有他当下的点点滴滴,下雨了带伞没有?都一点多了,有没有吃中午饭?汪老师就是这般亲切,且平易近人。 还有一次,那是上周四的晚上,正和朋友吃饭的我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她急切的告诉我房东的小孙子出现了发烧,那时已是晚上近八点多,医院输液挂水也不现实,想让我用一点退热的中药。经过仔细的询问,我得知了患儿之前有外感咳嗽的病史,当日曾医院,医生说病情无碍,开了两种中成药就回家了。我仔细诊断辩证,开出了麻杏石甘汤合砂茹退热散的药方,考虑热盛动风会出现惊厥,又加了3克的蝉蜕息风止痉。并嘱咐患儿家属严密观测患儿病情,医院就诊。药症相投,理当病退人安,谁料想人算终不如天算,患儿后因高热出现抽搐之象,医院输液得止。 那天夜里我反复思考,辗转难眠。第二天见到汪老师,便把这桩败笔之事讲给她听,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批评指正。汪老师看了我的方子,笑着告诉我,她能给我的药方打90分,患儿出现抽搐是因为体温太高了,我能提前想到用蝉蜕,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蝉蜕的量加大一点,或是少量频服,绝对是没问题的。汪老师一边安慰我,又一边给我讲解儿科的用药规律,和小儿发热的中医诊疗。这也让我“因祸得福”,又和汪老师学到了不少东西。 汪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经40余年,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仁爱的慈心,让每一位接触她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似春风抚面,如甘露沐身。 汪贤昀主任临床验案 1 侯某某,男,4岁,西安市北效人 初诊日期:年2月15日 主诉:反复发热2年余。 现病史:患儿家属诉,患儿2年间反复发热,伴咳嗽气喘,每次发病时门诊服药均无疗效,须住院输液治疗则热退咳止,每年反复住院月10次,最多则一月住院4次,其家长焦虑不安,就诊时己发病一周,时常服头孢类药物及中成药后热退而咳嗽不止,患儿面色晄白,咳嗽频作,有痰欠利,面额胸背汗出而温,精神欠佳,纳呆,便干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沉细而数,考虑患儿证属肺脾两虚,痰食壅滞,治以清肺化痰,消食导滞为先,后期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为法,服用中药颗粒剂及小儿推拿调治月余,诸症消除,后身体渐壮,很少生病。 2 黄某,女,6岁,高新二路枫叶苑, 初诊日期:年元月18日 主诉:厌食半年余。 现病史:患儿厌食半年余,多次就诊于中西医罔效,素体质弱,易外感,每感冒则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化脓,体温常高达40℃左右,且往往持续3~5天不退,均需输液治疗,就诊前已发病一周,虽在某院输液抗菌消炎治疗,高热己退,但余热未清,体温仍波动在37~38.5℃之间,伴咽痛腹痛(曾在外院检查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咽红,乳蛾肿大有黄白色脓点,舌红苔黄厚腻,脉数。经四诊合参后,考虑患儿证属肺脾热盛,热毒上乘咽喉,下蕴于肠腑。治当先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为主,方选银翘散合大承气汤化裁,药物如下:金银花10g、连翘8g、薄荷8g(后下)、生大黄10g(后下)、枳实8g、厚朴8g、甘草6g,煎服一剂后,当日下午大便数次,夜间发热未起,第二天精神好转,饮食颜欢,诸症均减,后继调理治疗一周,患儿诸症悉除,经调理一月,并配合小儿推拿以巩固疗效,该患儿春节至今未再出现任何不适,现己正常上幼儿园。 3 黄某某,男,33岁,高新二路枫叶苑 初诊日期:年二月13日 主诉:反复咽痒咳嗽2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既往鼻炎,咽炎,气管炎病史2年余,一个月前再次发病,因其女服药诊治疗效颇佳,故来求诊,现症见:频咳不止,昼夜难眠,来诊时,形体消瘦,痛苦貌,咳嗽频作,干咳少痰,咽痒即咳,纳眠差,二便调,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患者证属燥邪犯肺,肺失清肃,治以清肺养阴润燥止咳,服药三剂药后咳嗽大减,现己少有咳嗽,后以培土生金之法继调体质以善其后。 4 张某某,男,28岁,汉中人, 初诊日期:年11月20日 主诉:纳呆眠差两年余。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因感情受挫后,至今情绪低落,纳呆,食后脘腹作胀,口苦咽干,失眠多虑,腰酸腿软,故工作不能受任,身心凄怆,舌红苔黄厚,脉沉而弦。患者证属肝郁脾虚,气机不畅。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法,结合患者病情,配合给予心理疏导,经调理疗2月余,现神清气爽,精神饱满,全家欣然安度春节,现己正常上班工作。 汪贤昀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善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药物与心理疏导结合,治病屡获验效,医术仁心均受到患者的认可。 1、儿科:体弱多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哮喘、消化不良、厌食、急慢性腹泻、便秘、腹痛、新生儿黄疸、紫癜、口腔炎、汗证、夜啼、荨麻疹、贫血、无名发热、发育不良等。 2、内科: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急慢性胃炎、胆囊炎、肠炎、便秘、抑郁症等。 应诊时间:周五上午 益群国医堂患者就医指南 网上预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xwgj/10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怎么办宝体安益生菌,酵母
- 下一篇文章: 论中医术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