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少朋友的皮肤

开始变得“不对劲”

晚上洗完脸,脸上又扎又痒,脚趾头边上接二连三地冒水泡,身上总是突然长出小红点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湿与热相结,不利于皮肤水分蒸发,容易出现皮肤病。特别是儿童皮肤抵抗力较弱,天气炎热,大量出汗也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湿疹、足癣、股藓,皮炎等皮肤病。

普通皮炎

夏季人体代谢加快,排汗增多,汗液中含有的大量人体代谢物质和人体自身皮肤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皮炎。

这类皮炎一般夏季高发,秋季自动消退,常见于躯干和四肢,尤其好发于小腿前侧。

一开始是会有密集的小红斑,后期可能出现细小丘疹或丘疱疹,瘙痒、灼热,处于高温环境下会使症状加剧。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晒斑或日晒伤,是强烈日光(主要是中波紫外线~nm)照射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

常见症状有鲜红色斑、水肿、水疱、结节等,还有可能出现色素沉着和脱屑,可伴有日光性唇炎等。

光敏性皮炎

这种跟上一种皮炎类似,但病理机制不同。光敏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日晒后会出现水疱、红疹。

光敏性皮炎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外源性光敏物经皮肤接触或内服吸收;二是皮肤吸收了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的光。所以,避免摄入或接触外源性光敏物质是重点。

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现今几乎都认为其发病与昆虫(臭虫、跳蚤、蚊子、蠕虫等)叮咬有关,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引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

多发生于儿童,被叮咬后会出现淡红色丘疹,绿豆大小,顶端常有疱,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搔破后结痂。

过敏性皮炎

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其实它不局限于夏季发作,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出现风团、红疹,并发痒。情况轻的可在几小时之内自愈,较重的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物。

真菌性皮肤病

足癣、手癣等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感瘙痒、水泡甚至疼痛,抓挠容易使细菌传染至其他部位,还可能传染他人。

痱子

大多数人小时候应该都长过吧!小孩子的颈窝、腋窝、背部、大腿根是高发区,夏季出现,秋季消退。

如何预防夏季皮肤病?

●保持室内通风,在梅雨季节还要注意室内除湿;

●勤换床单、被套、枕套,每年首次使用凉席前,必须对凉席进行开水烫洗,再放到阳光下曝晒,在使用的过程中,凉席也要经常热水清洗、晾晒。

●常常洗澡,同时水温不宜过高,以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为宜;

●保持皮肤干燥,穿透气吸汗宽松的衣裤,勤换衣,勤洗衣袜;

●可经常用温而偏凉的水清洗患处,但不能用热水烫洗患处,不仅不能止痒,还可能损伤皮肤。

●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高温天气避免外出;

●有光敏性皮炎的人尽量少吃以下食物:芒果、柠檬、芹菜、油菜、菠菜,如有食用,尽量不出门晒太阳;

●过敏体质的人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食物中常见的过敏原有海鲜、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过敏原因人而异,医院检查;

●像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药物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在服药的人要仔细看药物说明书。

●避免曝晒,夏季外出应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如需接触较强的自然日光可于晒前30分钟涂防晒霜;

●皮肤比较敏感者在夏季要慎选化妆品,避开致敏成分;

●夏季最好穿透气性良好的鞋,以减少足部出汗;

●外出旅游最好穿上长裤,以防下肢被虫咬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xwgj/1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