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热性荨麻疹的方子来了化解疹子发红瘙
北京酒渣鼻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热性荨麻疹。 什么叫做热性荨麻疹啊?简单理解,就是在起荨麻疹的同时,身上燥热,遇热难受。 我给你说个真实的案例,你就彻底清楚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医案记载姓申,年纪为46岁。 初诊时间,是年的6月15日。 这个人,本来身体挺好的。但是在七八天之前,他洗澡之后,忽然发现身上出现了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到处都有。与此同时,患处瘙痒异常。 这个事儿,可是他活了46年来第一次遇见。他很紧张。而且,当天晚上,他自觉口干口苦,心中烦乱。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过敏了? 医院检查,大夫没说啥,直接给开了抗过敏的药。 但是,这个药,吃上就好点,不吃的话,立刻现原形。 这也不是办法啊。患者琢磨着,得,还是看中医吧。 刻诊,见患者脉象浮数,舌质红,苔薄黄,舌质发红。疹子色红,瘙痒剧烈,口干口苦,心中烦乱。患者自述,尤其是在受热之后,瘙痒感特别强烈。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苦参15克,苍术15克,知母10克,石膏15克,木通6克,双花15克,徐长卿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疹子说消就消了,完全不见踪影。瘙痒、口干、口苦之感,没了。 这个事儿,让患者分外惊喜,连连赞叹中医的神奇。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年的《山东中医杂志》。 其实,说神奇,一点都不神奇。三剂药治好荨麻疹,不过是中医思维指导临床下的必然结果。我们掌握和了解了这里的中医思维,就见怪不怪了。 我给你仔细说说吧。 你看,此人疹块色红,瘙痒感强烈,这就提示我们患者的病性,偏热。如果是寒性的,疹子颜色就会偏淡,不会那么红,瘙痒感未必剧烈。 你再看,患者脉浮数,舌质红,苔薄黄。这些也都是热象。脉浮数,这个细节值得一提。脉数,说明有热。脉浮,说明患者外感风热,搏结于皮肤,正邪相争。 这么一看,我们就理解患者的病情了:此人本来就是素体阳热。沐浴之后,又不慎外感风热。风热之邪引动体内积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于是搏结于皮肤,就形成了荨麻疹。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局面,就必须想办法,把患者体内的热邪分消出去。 怎么办好呢?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苦参15克,苍术15克,知母10克,石膏15克,木通6克,双花15克,徐长卿10克。 这个配伍,严格说,是消风散的加减。 关于这个消风散,我以后会专门仔细给你讲。你只要记住,它是疏风养血、清热除湿的配伍就可以了。它在治疗风疹和湿疹的时候,常被中医人用到。 现在,我们结合医案里的配伍,简单分析一下:荆芥和防风,祛风止痒。苦参和苍术,可以燥湿。知母和石膏,用于清热。木通利尿,使得热邪随小便而去。金银花,清热解毒,透散热邪。徐长卿,可以祛风止痒。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意图,一点都不复杂。 等这个患者,体表风热之邪被驱散了,体内郁热被消解了,他皮肤上的疹子,自然就没了。难怪三剂而愈。 怎么样,你看懂了吗?这就是利用消风散加减,治疗热性荨麻疹的案例。 其实,这个荨麻疹,还真就是一个常见病。甚至有人说,无论是谁,这一辈子里,都会或多或少地犯过这个病。而随着我们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体内素有蕴热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那女皆然。所以,一旦荨麻疹发作起来,就很可能呈现出一派热象:疹子发红,瘙痒剧烈,患者口苦口干,心烦意乱,夜不能寐,遇热加重。脉象浮数,舌红苔黄。 这样的人,我觉得,可以考虑消风散加减。上文医案里的配伍,算是一条成功经验。但是非专业读者,依然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不可贸然尝试。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做个参考。毕竟,这种热性荨麻疹的患者,数量庞大。掌握这个技巧,可以帮助很多人。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jfb/10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有慢性荨麻疹能打新冠疫苗吗牛奶鸡蛋过
- 下一篇文章: 荨麻疹口腔溃疡腹泻反复发作的元凶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