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聪明机智, 深藏体内; 天赋才能, 如何彰显? 看脸肤浅, 那就,秃头吧! 秃头无视国界,不限时空 杜甫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头发少得簪不起来了! 莎士比亚 戏剧界的时尚风向标。 ▼ 达尔文 “聪明绝顶”的代表人物。 ▼ 毕加索 想象力丰富全靠一个大脑袋。 ▼ 甘地 即使一个人,也能发光发亮。 ▼ 威廉王子 虽然头发少,但是长得帅啊。 ▼ 葛优 油的是嘴,亮的是头。 ▼ 杰森斯坦森 秃头,你值得拥有! ▼ 这串名单里还有苏格拉底,拿破仑,亚里士多德,列宁,钱学森,艾森豪威尔,丘吉尔,贝索斯,默多克,吉诺·比利。 一切都印证了那句老话: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而最痛苦的莫过于此,留得功名却留不住头发。 从未间断的秃头抗争史 虽说谢顶可以凸显出一个人机智的大脑,但是人们还是希望能低调地炫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低调进行史(秃头抗争史)虽未见烟火,但是从没间断。 古人不管男女都要簪头发,也不管头发多少,就算成了“地中海”,哪怕只有一缕也要想办法簪起来,像杜甫。 要么是戴帽子。古代,在重大场合,见重要人物都要戴帽子,这是礼貌。 可是如果像王莽一样全秃,扎辫子没头发,戴帽子一圈亮,就得抖机灵了。 他先用当时流行的帻在头上围一圈,然后在帻的上面,加了一部分,把帻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帽子——“屋”。 后世则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 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这么遮掩还是被他们发现了,于是就有了下面这首流行歌曲: 在左耳右边,右耳左边有一个大头箍, 头箍上面,头箍上面有一个小方屋。 方屋里面,方屋里面,有一个大光秃, 啊,可爱的大光秃,啊,可爱的大光秃, 我们的皇帝,我们的皇帝, 他是一个大光秃。 比王莽更会抖机灵的是《雍正剑侠图》的云霞道士杜清风,他用胶粘上道冠,然后用墨染头皮。 但是,相比这种治标不治本,又一不小心就油头毕露的方法,还是有很多人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论啥方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试一试: 维京人曾用鹅屎生发,而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相信鸽子屎,辅以辣根、孜然和荨麻,才是治疗秃头的良药,这位名医的秃顶程度开创了“希波克拉底的花环”的秃头类别。 还有一个有着年历史的埃及秘方:将刺猬刺浸入掺了蜂蜜的油后烧焦,再混以蜂蜜、雪花石膏、红赭石、指甲屑,把调好的药膏在染秃病的头皮上厚厚地涂一层。 尤利乌斯·恺撒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正术偏方试了个遍,可是不管用。他头戴桂冠,更多是为了遮掩其亮得反光的秃顶。 头戴桂冠的尤里乌斯·恺撒 埃及艳后贴心地向他推荐了家传秘方:混了磨碎的老鼠、马牙和熊油的药。 然而毫无成效。最终,恺撒只好把后面的头发留长,然后将这些发丝梳到前面盖住头顶。现在人们称其为“地方支援中央”。 不少谢顶的大叔们随身戴小梳子就是要随时保持发型。 有人问,既然都没头发了,为什么不剃光? 拜托,这是最后一点防卫,怎肯轻易言弃?就像,即使我们有数不清的面部皮肤问题,也不能一时气馁不要脸。 纵览全球,我们每年要花35亿美元治疗秃头。这比马其顿一个国家的预算都多。 防脱发药“非那雄胺生发剂”被认为引起阳痿,但不耽误年的销售额达到2.64亿美元。 头发移植血腥,痛,让一群大老爷们哭鼻子,可是跟一头浓密的头发相比就是小菜一碟。 为什么“谢顶”没被进化淘汰? 按说,经过几千年的毁灭性尝试,“谢顶”这种自然现象该被淘汰掉才是,为什么却历久弥坚呢? 首先,男人秃头不影响传宗接代。 其实,看现在的状况,男人秃头概率比女人多,除了生理因素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也有自然演变与淘汰的功劳。简言之,男性择偶看脸比女性甚。 女性犯花痴的状态是:哇,他好有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男性犯花痴的状态是:哇,她太美了!有胸有腚小蛮腰。 问一圈同事想找什么样的对象。女同事有的说要细心温柔,有的说要成熟稳重,有的说要积极向上。 而男同事的回答很统一:漂亮,漂亮,漂亮! 外貌协会中,女会员远远比不上男会员,所以,男性秃头对繁殖影响不大。 另外,到谢顶的年龄,娃儿都能打一桶酱油了,基因已经遗传下去,哪个女性还能因为谢顶这件小事就离婚? 再说,几千年前,能活到秃顶的年纪,估计已经三世同堂了,谁还会计较一个“老头子”是否秃顶? 所以,能繁殖,有子孙,就有未来,淘汰不了。 其次,如开头所示,谢顶男士“看起来”聪明。 生物学上,秃顶相当于雄性孔雀绚丽鲜亮、五彩斑斓的尾巴,有一定的吸引力——聪明,成熟。 就像黑猩猩和大猩猩,在青春期之后头顶的头发也会逐渐变少,而这通常能增加它们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大猩猩甚至有一个突出的前额,让秃顶显得更加明显。 还真的有人“无聊”到拿这个做试验。 这个人拿着谢顶人的照片展示给一批心理学系的学生,其中包括名男性和名女性,让他们为这些男人的吸引力程度和性格进行打分和评估。 结果是,谢顶的男性虽然长得不吸引人,但他们被一致认为更有智慧、更有影响力、知识更渊博、受过更多良好教育、社会地位更高、更诚实以及更乐于助人,跟外面那些妖艳货色就是不一样。 而且,这种秃顶造型在哲学家,教师和牧师中流行了几百年,基督教僧侣甚至剃头模仿。 未秃拿破仑 纵观全球,从巴西种植园的工人到赞比亚高中生,秃子被压倒性地认为更具支配地位。 不知道为啥人们得出“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的“哲理”,不过想当然地一思考,我就找到了看似合理其实胡扯的解释: 用脑过度,头皮的营养物质被大脑吸收,于是头发因“肥料”不够而枯萎。 再次,听说,秃头治病? 少了头发这个中间人,头皮接触阳光能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这就是秃头的幸运了。而前列腺癌患者服用维生素D有肿瘤缩小的可能。 换言之,秃头或能减少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之前也有研究说,30岁前发际线后移且有秃斑的男士,之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可降低45%。 一切都能解释通了。 所以,看到秃顶请淡定,如果能做到,可用充满崇拜的眼光看待,因为那是你没有的优势。 -END- 拾文化投稿邮箱开放中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jfb/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应对越抓越痒的荨麻疹
- 下一篇文章: 百科大全33种野草竟然都是药材,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