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互助背口袋
背口袋是互助山区农民在旱春喜欢吃的一种家常小食品。由于制成后形如农民盛粮食的口袋而得名。主要原料:荨麻芽儿、白面、豌豆面、青油及葱蒜椒盐等作料。 制做方法: 第一步: 用白面烙成厚约1~2毫米、直径约15~25厘米的薄饼,并擦以青油、香豆粉和椒盐; 第二步: 将荨麻芽洗净,切断略加拍打搓揉成蓬松状备用; 第三步: 将豌豆面调水搓拌成颗粒状,同时烧一锅开水将荨麻芽和豌豆面颗粒徐徐投入开水锅中,边投边搅拌,煮成粘稠的荨麻芽拌汤。吃得时候在摊开的饼上放一勺拌汤,将饼的四边卷成筒形如口袋状,从中间切成两段开始食用。吃得时候切口一定要向上,以防拌汤漏出。 民间传说,有人吃一种稀拌汤做成的“口袋”时,不慎将拌汤流到手上,抬手去舔,汤经手臂而流到背,遂有“背口袋”之名。有的地方吃得时候不从中间切开,为防拌汤漏出必须两端照应,故又名“两头忙”。 以上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出处及时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应对处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jfb/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饲料桑桑叶和桑白皮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 下一篇文章: 世界10大最古怪问题终于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