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卫权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发专业委医院青年名中医医学博士1患者情况介绍

秦某,男,42岁。-12-22首诊。

皮肤起风团瘙痒4年,抓肿起条,体壮貌,但平素疲倦甚,胃痛,常腹泻,怕冷甚,舌暗苔白,中根淡黄厚,脉沉弦。

2辨证:厥阴病

四诊合参,辨证属寒热错杂的厥阴病,处方以乌梅丸加减:

乌梅60g,熟附子30g,桂枝30g,

当归15g,黄连6g,炒黄柏10g,

红参10g,细辛10g,花椒10g,

干姜20g,炙甘草15g。7剂。

-12-20二诊。

服药腹泻、怕冷、疲倦均好很多,但仍起风团瘙痒甚。前方加疏风除湿药:

乌梅60g,熟附子30g,桂枝30g,

当归15g,黄连6g,炒黄柏10g,

红参10g,细辛10g,花椒10g,

干姜20g,炙甘草15g,荆芥10g,

防风10g,蒺藜30g,白鲜皮30g。12剂。

(图文无关)

3病情追踪

-01-12三诊。好转,风团瘙痒减轻。守方再进14剂。

-02-02四诊。搔抓肿起条明显减轻,疲劳、怕冷好很多,胃痛无发作。处方再调整如下:

乌梅60g、熟附子30g、桂枝20g、

肉桂10g(后下)、当归10g、炒黄连6g、

炒黄柏10g、红参10g、细辛15g、

花椒10g、干姜20g、荆芥10g、

防风10g、白鲜皮30g、徐长卿15g。14剂。

尚有少许反复,继与前方加减服至4月底。

年2月以过敏性鼻炎来就诊,问及荨麻疹情况,谓未再反复。

4案例分析

按:慢性荨麻疹中若症见口干苦,长期易腹泻,大便带粘、带臭,或苔根见黄厚、黄腻;又见怕冷、疲倦甚、四逆等,呈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病机状态者,为厥阴证,予乌梅丸有很好的效果。

(图文无关)

临床观察到,现今很多中青年男性貌似形体壮实,然长期工作繁忙,疲于应酬,肠胃不佳,易疲倦者,不论何病,多现本方证。

(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例患者,读者切勿擅自用药)

医院青年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著名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如发热、咳喘、胃肠病、心悸、痹痛、月经不调、带状疱疹神经痛、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各科疑难杂症。出版个人专著《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探》,影响甚大。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3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8项。欧阳卫权经方工作室更多中医咨询分享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xwgj/1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