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常用字,你读对了吗
汉字数量众多,读音和形体比较复杂,容易把握不准而误读、误写。而中医药中冷僻字和特殊用字较多,如果阅读时对字形字音不认真对待,书写时不注意用字规范,就更加容易发生误读和误写现象。 以下列举三类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希望有助于为中医药行业及相关人员正音释义。 一、中药名字 1、粳:粳米。读jīnɡ(京),不能按“埂”类推误读ɡěnɡ。 2、阿:阿胶。读ē(人名樊阿同此),与阿妈的“阿”(ā)读音不同。 3、艽:秦艽。读jiāo(交),不读jiǔ(九)。 4、芎:川芎。读xiōnɡ(匈),不读ɡōnɡ(弓)。 5、茜:茜草。读qiàn(欠),不读xī(西)。 6、茸:鹿茸。读rónɡ(荣),不读ěr(耳)。 7、蒡:牛蒡子。读bànɡ(棒),不读pánɡ(旁)。 8、苁:肉苁蓉。读cōnɡ(聪),不读cónɡ(从)。 9、莨:莨菪。读lànɡ(浪),不读liánɡ(良)。 10、茛:毛茛。从“艮”声,读ɡèn。 11、硇:硇砂。读náo(挠),不读xìn(囟)。 12、獭:水獭,獭肝。读tǎ(塔),不读lài(赖)。 13、楮:楮实、楮白皮。读chǔ(楚)。该字在古书中有异体作“柠”,不可读nínɡ。楮树又名榖树,读ɡǔ,注意“榖”左下从木,与谷物之“穀”(左下从禾)不同。 14、柏:在黄柏一名中,本作“檗”“蘗”(注意不作“蘖”),读bò(擘);在侧柏叶一名中读bǎi(百),不作“檗”。 15、诃:诃子(诃黎勒)。读hē(喝),不可误写“柯”,不能按“柯”类推读kē。 16、菝葜:读báqiā(拔掐),不写作“拔契”,“葜”字不读qì(弃)。 17、芐:地黄别名,《尔雅·释草》:“芐,地黄。”读hù(户),不读xià(下);书写时勿作“苄”。 18、菀:紫菀。读wǎn(晚),不可误读误写为“苑”(yuàn)。 19、葛:葛根。读ɡé(格),阳平;作姓读上声。 20、礜:礜(yù)石。不可误读误写为矾石之“礬”(fán)。 21、荠:在荠菜中,读jì(剂);在荠苨(苨音nǐ)、荸(bí)荠中,读qí(齐)。 22、术:白术,苍术。旧写作朮,读zhú(竹),与“术”(shù)读音不同。 23、枸:在枸杞中,读ɡǒu(狗);在枸橼中,读jǔ(举)。 24、荨:荨麻,读qián(前);荨麻疹,用于口语,读xún(寻);中药知母的异名,读tán(谈)。 25、蓓:蓓蕾,读bèi(倍),不可按“陪”、“培”类推读péi。 26、朴:厚朴。读pò(破)。此字另三个音为pǔ(朴素)、pō(朴刀)、piáo(姓)。“厚朴”之“朴”不可繁化及读pǔ(普)。此外,网络所传电子书因错误转换而成为“浓朴”,史上无此药名。 二、脏腑生理 1、囟:脑门,婴儿头顶骨缝未合处。读xìn(信),不可误读误写为“囱”(cōnɡ)。 2、頞:鼻梁。读è(饿),不读ān(安)。 3、涎:口涎,口水。读xián(嫌),不读yán(延)。 4、颌:上颌,下颌。读hé(合),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与肌肉等组织。 5、颔:下巴骨,下巴部。读hàn(汗)。与“颌”不同。 6、肓:膏肓,肓膜。读huānɡ(荒),不可误读误为“盲”(mánɡ)。 7、膻:膻中,读dàn(旦),不读tán(坛);表示羊膻味,读shān(山)。 8、贲:贲门。读bēn(奔),不能按“喷”类推读pēn。 9、睾:睾丸。读ɡāo(高),不取ɡǎo(搞)。 10、脬:膀胱。读pāo(抛),不能按“浮”类推误读fú(浮)。 11、臀:臀部。读tún(豚),不读diàn(殿)。 12、尻:臀部;尾骶骨。读kāo(考,音平),不读jiǔ(九)。 13、髂:髂骨。读qià(洽),不读kè(客)。 14、髁:表示股骨读kē(颗);表示髋骨时同“胯”,读kuà(跨)。不读huái(怀)或ɡuǒ(果)。 15、肱:肱骨,读ɡōnɡ(工),不读hónɡ(宏)。 16、跖:跖骨,即脚掌骨。读zhí(直),不读shù(庶)。 17、腓:腓肠肌。读féi(),不读fēi(非)或fěi。 18、胫:小腿,从膝下至脚上部分。读jìnɡ(竟),不读平声jīnɡ(经)。 19、腨:胫肉,俗称小腿肚。读shuàn(涮),不读duān(端)。 20、胻:胻骨。胫骨的上段,亦指胫骨。读hénɡ,不可按“行”读为xinɡ(形)。 21、踝:踝骨(小腿与脚连接处两边突起的圆骨)。读huái(怀),不读ɡuǒ(果)。 22、骺:长骨两端连接关节的部分。读hóu(侯),不读hòu(后)或ɡòu(垢)。 23、(月+囷):隆起的肌肉。读jùn(俊),不读jiǒnɡ(窘)。 24、癸:天癸,中医指促进性机能发育的物质。读ɡuǐ(鬼),不读kuí。 25、脉:表示脉象,读mài(卖);表示脉脉含情,读mò(默)。 26、溺:表示小便,读niào(尿),即后世“尿”字;表示淹没、沉溺,读nì(逆)。 27、吮:婴儿吮乳。读shǔn,不读yǔn(允)。 三、腧穴专业术语1、腧:腧穴。读shù(树),不读shū(输)。 2、穴:穴位。读xué(学),不取xuè(谑)。 3、彧:穴位名彧中。读yù(域),不读huò(或)。 4、攒:穴位名攒竹。读cuán(篡阳平),不读zàn(赞)或zǎn(昝)。 5、髃:穴位名肩髃。读yú(于),不可按“偶”类推读ǒu。 6、郄:穴位名郄中。读xì(戏)。lìn(郄去掉阝)声的字多音lìn(吝),不能误从。 7、杼:大杼穴。读zhù(柱),不能按“抒”类推读shū或误读为yú(于)。 8、臑:穴位名臂臑。读nào(闹),不可按“濡”类推读rú。 声明: 资料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 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及时联系上,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推荐阅读: 年终盛会,福利来袭! 首届国医大师:班秀文经行感冒医案 经方中医传播第四期学习班开课通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xwgj/5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孕期过敏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