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于我而言是重要且巨变的一年。这一年我升入高三;这一年我卸去社团社长的职位;这一年我的生活被学习一下子打乱;而这一年我也年满十八岁……如中国千千万万为梦想奋斗的高三人一样,我曾感到迷茫、失落与不甘。只是,幸好还有书籍,我苦涩的高三不至于被淹没在题海中……年看书很少,却购入不少。一是因为忙,二是因为懒。

年购入书籍有:——汪曾祺散文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六本)

从《人间草木》认识这位有趣的先生,他的散文率真而美好,尤其写到花鸟鱼虫时更是不乏童趣。很难想象他在那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是多么艰难。先生写的文章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了生活的方向,让我明白好好生活的道理。

——博尔赫斯全集的其中三本(上海译文)

很久之前就听闻博尔赫斯的大名,看过不少关于他的书的书评。盘算着买他的全集,但无奈没钱也怕自己无法理解,就买了三本小册子入一下门,一睹这位拉美文学大师的风采。(年前买的还没来得及看,希望能看懂)——卡尔维诺作品集其中4本(译文)

因为他的名篇《看不见的城市》知道了他的大名,后面又因那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再一次对他产生好奇心。他同博尔赫斯一样,他也是拉美作家。

——塞林格《九故事》(译文)

读过他的名篇《麦田里的守望者》,并对故事主人公——霍尔顿的故事感同身受。这本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影响着我,虽然不敢说读懂但它确实在我心里留下了印记。这次经朋友推荐,入手了《九故事》,书如其名,九个短篇。想要看看《麦田》之外的塞林格。

——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

让我感动良久的一本散文集,年最大的宝藏,文字真实简练而又有力量。是他在我最想放弃时再给我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正在迷茫的人,无论年龄。

——最佳欧洲小说*三(译文)

一本短篇选,收录了欧洲当代的短篇小说。在图书馆看过它的前一部,十分精彩,于是买了第三部(第二部已绝版并被炒到了多),想要多了解一下现代外国小说。

——沃尔夫冈《夜里老鼠们要睡觉》和维多洛夫《阿尔塔索尔》

从他的《面包》了解到他的名字。那篇《面包》用战后一对老夫妻的一个小小生活片段,表现人民的战后生活。读完后感触很深,故购本书。《阿尔塔索尔》是来自拉美作家的诗歌,因为此前很少读过外国诗歌,于是购入,试试水。

——购入篇到此结束,下面是读过篇——爱丽丝门罗《传家之物》(广西师范)

意外认识的作家,惊叹于她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她的故事没有很大的起伏也不容易理解,但是如腰封所说“你迟早会在其中一个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门罗的故事读完仍余韵悠长。尤其喜欢《逃离》、《荨麻》、《熊从山那边来》

——最佳欧洲小说*二(译文)

在图书馆借阅的,最开是是被其中一本的标题《傻子奥古斯特》吸引,后来发现整个选集很有水平,故事都很精彩,算是让我大开眼界。

——石黑一雄《远山淡影》

讲一对经历战争的母女的回忆,小说写法独特,故事亦真亦幻,结尾有些悲情。不错的小说,值得一看。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上海译文)

作者对于旧时欧洲的回忆,其中的描写震撼我良久。感叹战争对于欧洲以往文明精神的毁灭,也感叹作者的人脉与才华。十分推荐,尤其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会为你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汪曾祺《人间草木》和三岛由纪夫《鲜花盛开的森林》

《人间草木》是三刷了,依然感到回味无穷。汪曾祺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三岛的这本短篇选有些失望,其中的一些价值观我不大认可。但三岛的另一本中篇——《潮骚》个人感觉确实很好看。

————另有几本小说与社科类书籍是在图书馆借阅的,书本不在身边,不方便讲。

————年的阅读还包括24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年的过刊)

————

感谢你看到这里。作为一名高三生我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但我依然尽可能多的去阅读我认为优秀的作品。在苦涩的高三生活中,这些作品确实为我提供了不少的动力,推动我继续向前努力。我只是一个出生在桂西北的小镇青年,我的成绩并不拔尖,我的老师和家长都在拼了命的告诉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有时候我很迷茫,不知路在何方,还好有阅读,至少有了一丝慰藉。

年2月4日

此时窗外大雨滂沱

#我的年度总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jfb/1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