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荨麻疹治疗,附桂理中汤的妙用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www.sz-qlw.com/m/ 你是否总是莫名其妙身上痒,挠一下,抓一下就会出现红红的肿块,有点痒,有点痛,一会儿出现在手上,一会儿出现在脚上,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不见,而且不留痕迹,捉摸难定? 这种红疹,老百姓通常叫“风疙瘩”、“风团”,医学上叫做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使用附桂理中汤有疗效。 瘙痒反复4年,遇冷加重 41岁的曾先生年2月17日第一次来就诊。 症状:全身起“风团”,瘙痒反复4年多,此次再发作将近1年,中西医治疗仍发作,对抗组胺药过敏。 瘙痒发作时,遇暖则病情就好转;遇冷则病情加重。平时会出现胃胀,吃辣的食物容易腹泻。 中医诊断:瘾疹(荨麻疹) 经观察发现,他的舌头颜色显暗,有齿印,舌苔白厚,诊脉发现脉沉弦细无力(指下感觉到只象一根丝线那么小,而且软弱无力)。 西医诊断是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为瘾疹(也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 开方:附桂理中汤加味 综上情况,曾先生的情况属于太阴虚寒,开了附桂理中汤加味:熟附子21g,党参20g,炒白术20g,干姜18g,炙甘草12g,防风12g,路路通10,桂枝12g,共8剂。 (图文无关) 复诊:瘙痒明显减轻 年2月23日复诊,风团瘙痒明显减轻,觉得口干。在第一个方子的基础上又加了薏苡仁30g,同样开了8剂。 年3月3日,曾先生第三次来看诊,在上一次方子的基础上减掉路路通、薏苡仁,将桂枝改为肉桂9g,加五味子12g,共开了14剂。 瘙痒基本不发作,腹泻好转 年3月16日,曾先生第四次就诊,风团瘙痒基本没有再发作,吃辣腹泻的情况也好转,大便稍臭,天气热时夜里会感到手脚心发热。 于是又将处方作了修改,加乌梅:熟附子21g,党参20g,干姜18g,肉桂9g,乌梅40g,黄连6g,黄柏12g,细辛3g,当归10g,花椒6g,五味子6g,14剂。 手脚心发热症状消失 年3月30日,曾先生第五次就诊。手脚心发热的症状消失,服用黄连、黄柏药后,腹泻好转,但风团仍有发作,去掉后风团再没有发作。 于是又将处方改成:熟附子21g,党参20g,炒白术20g,干姜18g,炙甘草12g,防风12g,肉桂9g,五味子12g,吴茱萸6g,14剂。 病情稳定,不再发作 年4月12日,曾先生第六次复诊。经询问发现,处方加吴茱萸风团发作,去掉后风团就消失不再发作。现在偶有发作,瘙痒也不严重,大便基本成形也不臭了,口干也好了很多。不过舌头胖有大齿印,舌苔中根部微腻。 于是又将上一次复诊的方子做修改,减去吴茱萸,加乌梅,继续服用14剂。病情稳定,没有再发作。 综合分析,曾先生长期腹泻,胃胀,口干,舌头颜色暗有齿印,舌苔白厚,脉象弦细无力,太阴里虚寒比较严重,开附桂理中汤始对症方。觉得口干是因为阳虚气化失司,津液不能上承导致。因此要温阳补阳,使脾阳得运后口干改善。 这个病例中的患者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对黄连、黄柏、吴茱萸、抗阻胺药等均有过敏。在附桂理中汤基础上加防风、乌梅、五味子,刚好符合经方——过敏煎(过敏常用方)之意。 欧阳卫权 经方工作室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jfb/8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哪些人不能打新冠疫苗看这一篇就知道了
- 下一篇文章: 关于慢性荨麻疹的6个常见认知误区,你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