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88535.html

实习生耿璐吴佳晖陈瑜思黎赕朱玉茹澎湃新闻记者章文立

孙晓棠给女儿的衣服缝纽扣。受访者供图

夏日清晨五点的上海,天已亮,热气还未喧腾起来。

46岁的孙晓棠已经在生物钟的呼唤下醒来,一头扎进厨房。做早餐、出门买菜、锻炼,赶在7:30之前叫醒丈夫和两个女儿,为他们准备好当天的衣物……做全职太太二十多年,她做起这一切游刃有余。

孙晓棠是浙江人,初中毕业后在老家小学做了4年代课老师。婚后辞去工作,带着挣大钱的希望和丈夫到上海做生意。共同打拼的日子在两个孩子诞生后调转了方向。没条件请保姆,又不愿意麻烦外地的父母,更不舍得与孩子分离,她和丈夫商量后,渐渐将重心转移到家庭。

“这就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只是她偶尔还会想起,怀孕时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去工地上谈合作的场景。

孙晓棠缝好的衬衫和针线盒。受访者供图

全职妈妈

几乎所有的全职太太生涯,都是从当妈开始的。

每天早上五点,女儿朵朵的啼哭声就像号角,拉开小沐一天的“战斗”序幕。朵朵9个月大,一会儿要喂奶、一会儿要陪伴。小沐抱着她在室内走来走去,有点手足无措。

上个月育儿嫂辞职,生活的难熬程度陡然提升了好几倍。新保姆每天九点多才来,做完晚饭就走。早起的时间最难熬。只有在老公上班前“下楼溜娃”的四十多分钟,她才有空洗脸、刷牙、吃饭。

“每天早晨都好困,可也没办法。”小沐打了个哈欠,强打起精神,在阳台上专门布置的“游戏乐园”里陪女儿搭积木。

为人母前,小沐在一家企业做法务。她是上海人,从本地顶尖小学一路上到复旦附中、复旦大学,再到日本留学,顺风顺水。做全职太太从未在她的人生计划之内。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突然离世,公婆远在外地,她多半已休完产假回归工作岗位。

可回归工作,下班至少要六七点,宝宝已经睡了。一整天都见不到,她怕母女关系会疏离。小沐三岁时,母亲只身前往英国读书和工作,一去就是四年。“妈妈回来的时候我都不大认识她了,很陌生。”她不希望自己和女儿也变成这样。

一直请育儿嫂也有点得不偿失。开工资少则五六千,多则八千一万。小沐想,月薪不上万,还不如全职照顾孩子呢——更重要的是不放心:如果育儿嫂不能按照科学的方式培育孩子,会不会浪费最佳的早教时机?“甚至还可能遭遇虐待!”她担忧地说。

小沐家墙上的小洗衣机是专门洗女儿衣服的。实习生陈瑜思澎湃新闻记者章文立图

May和桃子都是怀孕后选择全职的。

May不想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儿子今年四岁,刚上幼儿园。她每天早早起床,变着花样做早餐:用鸡蛋和胡萝卜拼成可爱的小鸡仔,用水果和面包做成儿子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打造棒棒糖样式的水果沙拉……并当作艺术创作分享到朋友圈。有朋友跟着学,前不久,她还到暑托班分享了水果创意课。

全职太太May做的创意早餐。受访者供图

桃子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创业,七年间创立了三个公司。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在出差,从冬到夏的衣服都在行李箱里装着,因为不知道早上起来会在哪个城市。在投资人眼里,她是拼命三郎,问她会不会要小孩,回答也是坚决否定。

直到“空中飞人”的生活被意外怀孕打断。丈夫从国外寄来明信片,温情告白:老婆你回来吧,生个儿子我养你。桃子很感动,心想,拼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歇了。“当时真是累惨了,我也是借坡下驴。”她说。

一歇就是五年。桃子说自己不在乎事业和钱,只要家在、老公在、孩子在,就很踏实开心。

与May和桃子相比,石云霞做全职太太,更像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儿子两岁多时除了哭,发不出其他声音。经医院诊断孩子有自闭倾向且智商发育落后同龄人12个月以上。听到确诊的那一刻,石云霞脑子里一片空白,腿有些软,觉得天都塌了。当天下午,她就辞了职。

“我必须要陪着儿子一步步康复才安心”,她坚定地说。家里经济情况并不太好,六千多的工资是家庭收入的重要部分,她原本还计划跳槽到一个更好的职位。不过在孩子治病面前,这些都没法顾及。

全职生活

早晨9点。

May刚把儿子送进幼儿园,在回家的路上。最近在教儿子英语,她回家后要准备教学内容,还会写写心情日记。

小沐家的保姆刚到,她得以略作喘息。茶几上放着近百页婴儿睡眠知识的打印讲义,每一页上都有不同颜色的笔划线。“现在育儿界观念太多了,很多还是相悖的。这是我系统学习后选择的一派。”小沐信心满满。认真学习了讲义,她觉得网上配套的50小时音频课程倒是不必再买。

小沐女儿朵朵的游戏乐园和英文绘本。澎湃新闻记者章文立实习生耿璐图

餐桌旁放着大大小小的纸箱。“全是朵朵的,这一箱够吃一个月。”小沐指着其中一个说。女儿出生后,她还会经常海淘,但购物车里的化妆品、衣服、包包,全都变成了婴儿奶粉、食品和尿布。

石云霞已经带着孩子穿越大半个上海开始上康复课了。医院需花费两个多小时,每天六点娘俩就出发,边吃早餐边转三趟地铁,赶早晨8:40的课。两节课毕,往往到家就中午一点多了,午餐也在地铁里将就对付。

孙晓棠在早餐后开始了一天的重头戏:清洁地板、擦拭家具、洗衣服,蹲着或跪着将卫生间和阳台的每块瓷砖都抹干净……近几年腰不太好,越发吃力,孙晓棠执意要做。“今天天热,我窗户还没擦呢!”她指着玻璃笑。

房间宽敞明亮,木地板亮得反光。角落里没有一点杂物。阳台上摆满了各种植物,一盆绿萝最为茂盛。

忙碌两个多小时,孙晓棠休整一下,一瞥时钟,到了午饭时间。切菜、起锅、热油一气呵成,她拿起炒锅颠了颠。厨房里的热气蒸出一头汗水。

孙晓棠为第二天早点准备的洋芋。受访者供图

孙晓棠从不让家人吃外卖。丈夫甘油三酯偏高,她牢记饮食禁忌,变着花样做美食,晚饭后又督促一家人出去散步。小女儿有荨麻疹,她清楚记得用药剂量。在这个家里,她是贤内助,是母亲,是保姆,也是家庭医生。

中午回家后,石云霞来不及多休息,就开始洗衣服、整理房间,配合医生完成家庭训练,读绘本给儿子听,有时还要带他去公园那些小孩子多的地方。家里没请保姆,“多亏一起住的公婆做饭整理家务,我只管好孩子就行。”她说。

从早晨六点开始奔波的一天,石云霞每周都要经历四天。医生初评孩子病情比较严重,至少需要6个疗程,每个疗程三个月,每周3-4次,每次2节课。她说自己没花时间来适应全职生活,作息和上班时几乎一样,全年无休,“感觉更忙了”。

夜晚降临,孙晓棠要看着女儿上床,才离开她们的房间。半夜两点,她又自然醒来,爬起来到女儿们的房间关空调。

May也要等到儿子进入梦乡,才能匀出时间和丈夫一起刷刷剧、聊聊天,保持夫妻之间的精神交流。每天午饭后,她准备一下晚餐需要的东西,做半个多小时运动,三点多又要去接孩子放学。回家后做饭洗碗,陪儿子玩耍学习,常常一直忙到晚上九点。

“真的很忙啊!”May笑着吐槽起前段时间火爆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可不是剧里罗子君那么闲,每天就是逛街买奢侈品,查老公的岗。”

小沐心甘情愿。“在自己事业和孩子教育之间,我肯定选择孩子啊!”她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女儿不停解锁新技能更令人惊喜。在家里,她总穿着全棉睡衣,胸前的扣子是粘贴式的。“方便女儿随时补充能量,不然一个一个扣子解,女儿都要饿坏了。”她笑笑。

小沐曾想过,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再去找份轻松的工作。但最近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上海升学压力实在太大。“贴吧、论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xwgj/1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