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不是抗生素仍要做皮试的21种药
导读:要做皮试的药物常见的有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链霉素等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不是抗生素就真的不用做皮试了吗? 1、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肉毒抗毒素注射剂 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注射剂、抗炭疽血清注射剂、白喉抗毒素注射剂 (1)相关规定:抗毒素及免疫血清多源自动物血清蛋白,给药时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 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阴性者方可给药,阳性者必须采用脱敏注射法。 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 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2)皮试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肉毒抗毒素注射剂、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注射剂 须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 抗炭疽血清注射剂、白喉抗毒素注射剂须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20倍(0.1ml抗毒素加1.9ml氯化钠注射液)。 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或皮丘小于1cm、红晕小于2cm,同时无其他不适反应者,即为阴性。 即使为阴性,也应先注射0.3ml原液,观察30分钟无反应,可在严密观察下全量注射抗毒素。 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1cm、红晕≥2cm,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 如注射局部皮丘≥1.5cm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反应, 应避免使用抗毒素(建议改用相应的人免疫球蛋白。 如必须使用时,则应采用脱敏注射,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休克,立即抢救。 (3)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 第1次可注射10倍稀释的抗毒素0.2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2次0.4ml 如仍无反应则可注射第3次0.8ml,如仍无反应即可将安瓿中未稀释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内注射。 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1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2、抗蛇毒血清注射剂 (1)相关规定:使用前应询问马血清制品注射史和过敏史,并做皮肤过敏试验。 (2)皮试方法: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20倍(0.1ml抗毒素加1.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 经20~30分钟,注射皮丘在2cm以内,且皮丘周围无红晕及蜘蛛足者为阴性,可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 若注射部位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 阳性可疑者,预先注射扑尔敏10mg(儿童根据体重酌减),15分钟后再注射本品,若阳性者应采用脱敏注射法。 (3)脱敏注射法:取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20倍,分数次做皮下注射,每次观察10~20分钟,第1次注射0.4ml。 如无反应,可酌情增量注射。注射观察3次以上,无异常反应者,即可做静脉、肌内或皮下注射。 3、复方泛影葡胺注射剂 (1)相关规定:有机碘造影剂可引起过敏反应,并有交叉过敏现象,症状严重程度不一,重症可致命。 对含碘造影剂过敏或以前对含碘造影剂有反应的患者发生重度反应的危险性增加。 注射任何造影剂之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碘或放射影像用造影剂的敏感性和支气管哮喘病史 (据报道这些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已知对碘造影剂过敏或哮喘病史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抗组胺和/或糖皮质激素为预防用药。 (2)皮试问题: 不推荐使用小剂量造影剂做过敏试验 因为该试验预测价值小,阳性结果并不预示一定发生过敏反应,也不能预示发生反应的严重程度。 阴性结果也存在发生严重反应的可能性,此外,过敏试验本身偶尔也会引起严重和甚至致命的过敏反应。 使用本品时,检查室应配备紧急药物、气管插管及呼吸器,以便必要时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使用后出现恶心、呕吐、流涎、眩晕、荨麻诊等反应时,应减慢注射速度,反应严重者停止注射。 4、普鲁卡因注射剂 相关规定:给药前必须作皮内敏感试验,遇周围有较大红晕时应谨慎,必须分次给药 有丘肿者应作较长时间观察,每次不超过30~50mg,证明无不良反应时,方可继续给药;有明显丘肿者主诉不适者,立即停药。 5、维生素B1注射剂 相关规定:注射时偶见过敏反应,个别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除急需补充的情况外,很少采用注射 且应注射前,用其10倍稀释液0.1ml作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不宜静注。 6、降纤酶注射剂 相关规定:用药前应做皮试,以本品0.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内注射0.1ml,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 7、细胞色素C注射剂 (1)相关规定: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中止用药后再继续用药时,过敏反应尤易发生,须再做皮试,且应用用药量较小的皮内注射法。 (2)皮试方法: 皮试划痕法系用0.03%溶液1滴,滴于前臂屈面皮肤上,用针在其上刺扎一下(单刺)或多下(多刺),至少量出血程度。 皮内注射法系用0.03mg/ml溶液0.03~0.05ml皮内注射,均观察15~20分钟 单刺者局部红晕直径>10mm或丘疹直径>7mm以上,多刺和皮内注射者红晕直径>15mm或丘疹直径>10mm为阳性。皮试阳性者禁用。 8、鲑降钙素注射液 (1)相关规定:本品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试验。 (2)皮试方法: (50单位/支)用T.B针筒取0.2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0.1ml(约1单位) 观察15分钟,注射部位不超过中度红色为阴性,超过中度红色为阳性。 9、胸腺肽注射剂 相关规定:对于过敏体质者,注射前或治疗终止后再用药时,需做皮内敏感试验(配成25μg/ml的溶液,皮内注射0.1ml)阳性反应者禁用。 10、注射用玻璃酸酶 (1)相关规定:用前要作皮试。 (2)皮试方法: 取u/ml浓度药液,皮内注射约0.02ml。如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持续20~30分钟,并有瘙痒感,示为阳性。 但在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是由于血管扩张所引起,则并非阳性反应。 11、胰蛋白酶注射剂 相关规定:用药前先用针头蘸本品溶液作皮肤划痕试验。显示阴性反应,方可注射。 12、α-靡蛋白酶注射剂 相关规定:本药肌内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并禁止静脉注射。 13、抑肽酶注射剂 (1)相关规定:过敏体质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抑肽酶,并进行过敏反应的处理。 推荐使用抑肽酶的同时,静脉给予H2-拮抗剂(抗组胺剂)。 (2)皮试方法: 临用前,将本品1瓶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抽出1ml,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1ml含单位(KIU)抑肽酶的溶液 静脉注射1ml,严密观察15分钟,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则不能使用。 14、鱼肝油酸钠注射剂 (1)相关规定: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 (2)皮试方法:配制成0.1%浓度,取0.1~0.2ml皮内注射,观察5~10分钟,周围红肿者禁用。 15、(左旋)门冬酰胺酶注射剂 (1)相关规定:凡首次采用本品或已用过本品但已停药一周或一周以上的患者,在注射本品前须做皮试。 (2)皮试方法: 皮试药液制备,加5ml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入小瓶内摇动,使小瓶内单位的门冬酰胺酶溶解 抽取0.1ml(每1ml含单位),注入另一含9.9ml稀释液的小瓶内,制成浓度约为1ml含20单位的皮试药液。 用0.1ml皮试液(约为2.0单位)做皮试,至少观察1小时,如有红斑或风团即为皮试阳性反应。患者必须皮试阴性才能接受本品治疗。 16、青霉胺片剂 相关规定:青霉素过敏患者,对本品有可能有过敏反应。为防止过敏反应的产生,使用前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17、粉尘螨注射剂 (1)相关规定:注射前先作皮内注射试验。 (2)皮试方法: 注射前先用1∶10万的药液(将1∶1万的药液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10倍)0.03ml作皮内注射试验 观察半小时如风团反应直径大于10mm则第一针剂量应比上述剂量再适量减少,治疗5~10次后再按上述剂量注射。 凡注射后24小时内有局部红肿皮疹或激发哮喘者,下次注射剂量宜减少一半或不增加。 停药二周以上再次用药时,务必减小剂量3级,再逐渐递增。医院或治疗单位观察半小时。 如遇休克,其处理方法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因此使用本品时应配备肾上腺素等救治过敏性休克的药械设备,需要时使用。 18、天花粉蛋白注射剂 (1)相关规定:使用本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 (2)皮试方法: 取皮试液(0.05mg/ml)0.1ml,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ml,再在其中吸取0.1ml同法稀释至1ml(即每ml含0.5mg的天花粉蛋白) 抽取该液0.05ml作皮内注射,观察20分钟,如皮试阴性,再用安瓿内剩余的皮试液 即0.mg/0.9ml作肌肉试探注射,观察2小时,如血压、心率等无异常不良反应才可注射。 19、清开灵注射剂 (1)相关规定:受试者注射前均进行皮试。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做相应处理。 (2)皮试方法:皮试液的浓度为0.4mg/ml:①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每支固体含量mg,用生理盐水5%溶解 ②抽0.1ml稀释至1ml,③抽取稀释液0.1ml稀释至1ml。皮试注射剂量:皮内注射0.02~0.05ml。 皮试判断标准: 20分钟后观察,如见注射处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视为皮试阳性。 必要时建议用生理盐水在另一前臂做对照试验。 20、黄芪多糖注射剂 (1)相关规定:本品使用前需先做皮试,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 (2)皮试方法: 以生理盐水将注射用黄芪多糖溶解,配制成浓度为0.05%的皮试液,皮试液应于室温下放置且不能超过8小时。 抽取皮试液约0.2ml,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O.1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阴性(-):皮试部位无反应或皮丘直径<3mm,不痒。 可疑(±):风团直径3~5mm,不痒。阳性(+):风团不明显,但局部充血伴瘙痒;或风团直径>5mm。 强阳性(++):风团直径>10mm,周围充血,伴伪足,有皮试部位以外的反应。 21、心脉隆注射剂 (1)相关规定:使用前应先做皮试,皮试呈阳性反应者禁用,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应密切观察患者 如果出现任何类型的过敏反应或病人主诉与过敏相关的不适,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积极救治。 (2)皮试方法: 皮试方法暂定为:取心脉隆注射液0.1ml用生理盐水稀释倍制成皮试液,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皮试液0.1ml 观察20分钟,若皮丘直径超过1cm,为阳性反应,皮肤无红肿或虽有轻微红肿但直径小于1cm者为阴性反应。 呈阴性反应者始可用药,但应注意如果虽皮试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有胸闷、头晕、哮喘、皮肤过敏等症状出现者,也不应给予药物。 在皮试前应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物。皮试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如发现过敏应积极救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xwgj/10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用便宜好药赶紧收藏了
- 下一篇文章: 扶阳按导腹诊技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