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凉,突然收到很多不在暖气覆盖区域的小可爱们提问↓

“有必要用热乎乎的护肤品吗?”

“难道不是每次护肤有热热的就是有效果嘛?”

“每次用有温热感的东西总觉得来效果了!”

小可爱们可能觉得天冷了,用一点热的护肤品除了能给肤感加分,还能促进活性成分的吸收和微循环,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买一款热的护肤品呢?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热感来源”的问题上。

由于有些热感是正常可控的化学反应,而有些热感可能是你的过敏!!后一种情况往往需要停用产品及时止损。

常见的热感来源有哪些?

▌无水VC类产品

无水VC类产品一般采用硅包VC形式,如欧莱雅集团的部分VC产品乐敦CC,这类产品脸部遇水会发热,脸部有轻微的温热感觉,但也没到烫脸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对原型VC耐受的小可爱,是可以忽略这种温润感的。

▌钙离子/丙二醇遇水发热

对不起我要上化学课了。

实际上,含有某些钙质化合物的产品溶于水会发热,雅诗兰黛很早就有一款适合油皮的清洁产品是无水配方,碰到皮肤的水有微微热感。(年代久远,找不到实物了~)

丙二醇遇水发热也是同理,比如科颜氏VC紧肤精华乳。

丙二醇在配方表中排名第一,其化学结构中含有多种羟基,可被理解为抓水工具,它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吸干皮肤表面的水分,丙二醇与水分子相遇的过程就是放热反应。

只有两种成分的TOEUK精华就很好找热感来源,非排名第一的溶剂和保湿剂丙二醇莫属。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醇溶精华和洁面油类产品,有轻微发热感觉的原因,这属于正常的化学反应,大家不必担心。

高浓度的甘油产品(丙三醇)也会产生温热感,大家不要过于贪图甘油的保湿效果,有些高浓度的甘油需要按照说明书稀释后才能涂抹于肌肤,否则容易引起过敏现象。

▌添加香兰基丁醚/香草醇丁醚等热感成分

按摩精油、按摩膏和清洁角质类产品中普遍存在着自身具有热感属性的成分,按摩过程中让人感觉到温热“血液循环”其实并不能!!)的假象。

智商税美乳V脸瘦身霜也喜欢用这类成分,企图靠按摩发热来瘦身的同学们快醒醒!当然也有作为头发调理剂出现在洗护产品中,大家注意分辨。

▌苯氧乙醇和辣椒素带来热感

有些含辣椒素和苯氧乙醇的产品会激活辣椒素受体,刺激体内更多钙离子的释放,从而导致发热、刺痛、泛红现象,以前有些人说,发热瘦身的身体乳也会用到辣椒素,大家想象一下切辣椒时的酸爽感觉。

尽管安全剂量的防腐剂苯氧醇用于皮肤护理是合法的,但不可避免地会有少数消费者对苯氧醇产生“过敏性反应”,激活TRPV,即辣椒素受体。

当然这类受体也有解药,即经常被用于理肤泉和科洱美的神经肽,或是拜尔斯道夫大量使用的叔丁基环己醇(symsitive),优色林修红特护霜就使用了这类原料。

当然,并非添加有甘油(丙三醇)、丙二醇和苯氧乙醇就一定会产生温热感,主要还是靠配方师的把持和对皮肤的控制。例如欧莱雅逆时精华的肤感就做得很舒服,虽然加入了甘油和多元醇作为保湿剂,但主攻温和抗老的逆时精华,不刻意追求温热感,普适性较高,轻敏感皮肤也可以尝试。

逆时精华主打玻色因+视黄醇Pro抗衰组合,玻色因+积雪草舒缓炎症修护,配合辛酰水杨酸+酵母萃取,促进角质再生。涂上过程还算丝滑,搓泥风险低,质感清爽,身边油敏的同学用下来也不觉得刺激。

▌卸妆洁面类产品

从严格意义上说,需要按摩的卸妆洗面奶产品产生热感的原因有很多,也有可能是因为含有甘油、丙二醇、VC和微量苯氧乙醇而产生热感,只要是正规大牌产品,问题就不大。例如城野医生的热感卸妆洁面啫喱,很可能是通过VC产生热感的,我最爱的朵梵玫瑰木按摩洁面膏,用起来热乎乎的是添加了不少甘油。

另外,大部分厚重的卸妆产品需要现在用手心捂热乳化后再上脸,然后又用手摩擦,这种热感是我们自己在用的时候创造出来的,加上一些蜡质较高的产品,封闭效果很好,散热不那么快,热感比较明显。

如何区分热感是正常化学反应还是过敏?

一般而言,只要有轻微的温热感,没有伴有刺痛泛红现象,就可能不是过敏反应;或者温热感只出现在使用某一单品的一瞬间,然后消失,便可放心使用。若烫感持续时间较长,请注意是否有过敏症。

保守一点,种草前要仔细阅读成分表,尽量避开香兰基丁醚、香草醇丁醚、辣椒素等成分,特别是敏感皮肤,或有过苯氧乙醇过敏史的同学,见到这类成分就绕道。

如果产品中含有甘油、丙二醇、VC类、钙化合物等等,大可放心尝试,前提是小可爱不是皮肤过敏体质或苯氧醇、VC不耐受啦~产品到手后,记得先局部试用,无不适反应后才大面积使用。

哪些人不能用热感护肤品?

热感确实也是有一定的促进循环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点吸收和渗透,仅此而已。热感应并不意味着成分生效。判定一件产品是否有效要看其后续使用效果,而不是靠温度哈~

尤其患有热性荨麻疹或者是红血丝皮肤或者玫瑰痤疮的同学,应尽量避免让皮肤反复冷热交替。另外,喜欢去机构做皮肤清洁的小可爱,记得提前告诉医生自己皮肤的敏感情况,如果是敏感情况,清洁后医生不会给你做热导,避免冷热交替致敏。

对于普通皮肤而言,要学会辨别热感的来源,如果其中含有敏感或不耐受的成分,就不要尝试,大用量型产品(片状面膜,膏体面膜,卸妆膏)尤其要注意。

当然啦,不管是苯氧乙醇还是原型VC,不一定含有这样的成分就必然会引起热感,还是要看具体含量浓度和产品的pH值,比如上面提到的欧莱雅逆时精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anmae.com/xmsqbc/12634.html